当前位置:
首页
> 企业文化 > 艺苑风采

奶奶的背影

发布日期: 2025- 07- 18    信息来源: 三公司   作者: 李馨蕊   字号:[ ]

有一种宠溺叫隔辈亲,有一种幸福叫你们还在,有一种牵挂叫你若安好。我从未见过她年轻时的模样,只知道她一直都是我的奶奶。小时候,听爸爸说奶奶年轻的时候是个漂亮的小姑娘,常留着两根特粗的麻花小辫儿,似乎我现在头发这么茂盛,或许就是从奶奶那里遗传的。

时光荏苒,岁月如梭。看着奶奶现在苍白的头发,风干的皱纹,早已弯曲的背影,以及走路时沉重且缓慢的步伐,我眼中难免泛起泪花,时间总是那么转瞬即逝,再过两年,她就八十岁了,总觉得她还可以再陪陪我,陪我一辈子。

幼时,我们住在百花湖电站平桥河对岸,房子是黄色的砖房,层数只有四到五层,我总喜欢跟着奶奶在家门口坝坝玩耍,甚至有时候她走到哪儿我就跟到哪儿,还和她一起去朱昌“赶场”,让奶奶给我买新衣服,小时候只要有新衣服穿就特别开心。为了我能健康成长,她操碎了心,由于我提前出生一个月,特别瘦,生怕我在保温箱里奶不够喝,她用奶瓶装好奶非要拿给护士,给护士千叮咛万嘱咐要照顾好我。这还是我长大之后在和她一起回老家的路上闲聊时才知道,听到这里,感动夹杂着感恩的复杂情绪涌上心头,打湿了眼眶。她还常跟我说有家才有爱,只有家人才是最爱你的,只有亲人才会教你成长、教你生活,家人才是你永远的港湾。我知道这些都是她对我深深的爱,虽然她不善言辞,但是她总会用行动告诉我,她很爱很爱我。

长大工作后,我才慢慢了解到属于她的故事,她年轻时住在乌江镇,也就是息烽和遵义交界段,她算是水电站的老一辈工人。她总给我说她很早就参加了工作,那时候的生活真的很苦,为了家、为了孩子,一直都在拼命地工作,不像现在的生活,如此的便利。工作的第二年,奶奶就让我和她一起回到了乌江镇,车刚到乌江镇,她就给我说原来这里是什么样的,哪里是什么样的,住哪里,在哪里买菜。突然她说“变化好大,都变了,都变了,原来的房子都不是这个样子”,话里话外听出了她内心有太多的感慨和不舍。

我们停好车,走在江边时,从河边远远地看到了一座水电站,她便又开始给我“讲解”,说这是她工作的第一个地方,当时她们没有很先进的设备和仪器,就是使用二锤、撮箕等简易的工具,一砖一瓦敲打,才建成了现在的“乌江水电站”。看着奶奶布满皱纹的手、矮小的身躯,或许就在那一刻,我才明白老一辈身上“敢于挑战、吃苦耐劳”的精神是我们这一代无法超越的,也正是我们需要终身学习的。

从我出生到现在,她一直在我身边,陪我走过了每一个日日夜夜,总有人问我“为什么我会长这么高”,这还真不是基因遗传,是奶奶对我很好很好,她会记得我们的口味和喜好,只要她在,总有炸好的酥肉、包的粽子、做好的饭菜,走的时候还给我装一大包吃的带走,时时刻刻想着把最好的留给我们。

我奶奶,别看她个子矮小,但是充满了能量,她那勤劳善良和坚强不屈的精神,总会影响着身边人,她的背影也成了我生命中最美的风景。


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