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全是永不掉线的“生命Wi-Fi”—— 雄安电建智汇城47地块项目切实筑牢三位一体安全管理体系 |
|
|
|
生命重于泰山,安全高于一切。雄安电建智汇城47地块项目自开工伊始,始终将安全生产置于首位,通过构建责任落实、风险防控与能力提升三位一体的安全管理体系,以科技为线、管理为脉、教育为基、应急为盾,织就一张全域覆盖、信号满格的“生命Wi-Fi”,切实为项目顺利推进保驾护航。 构建“中枢网络”,全域覆盖稳信号 明确责任是安全生产的基石,项目部构建“网格化+信息化”责任管理体系,确保安全责任“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”。 坚持“制度先行”,以规章制度为抓手,全面推动安全管理制度“细起来”“实起来”。通过“网格化+实名制”闭环管理,施工现场划分为3个物理网格单元,每个网格明确网格长和班组长,结合人脸识别系统,实时掌握各网格作业人员信息,确保“坚守主阵地,种好责任田”。将45项安全管理制度、14个领导小组职责、所有岗位的安全责任清单数字化、流程化,让责任落实从“纸面”到“指尖”无缝衔接。 项目负责人作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,全面统筹安全工作,坚持“周调度、月点评、季考核”机制,通过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,协调解决现场安全难点问题。通过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,全员清晰自身安全职责,形成了“人人有责、齐抓共管”的良好局面,让安全“中枢网络”信号稳定、覆盖无死角。 架设“防火墙”,阻断风险入侵源 秉持“宁可备而不用,不可用而不备”的理念,贯彻“隐患就是事故”理念,以科技赋能+人工防控织密风险“防火墙”。 在施工现场四周布设搭载AI识别算法的高清监控,自动抓拍未戴安全帽等行为,识别准确率达95%,较人工巡查效率显著提升。结合人工“日常巡查+专项检查+领导带班检查”,发现安全隐患51项,并将所有隐患录入“智慧工地”平台,实行“排查-登记-整改-验收-销号”全流程线上闭环管理,系统自动根据整改时限进行“红黄蓝”三色预警,下发整改通知单,问题整改闭合率达100%。 “BIM+无人机”协同化,利用BIM模型可视化交底深基坑支护、高支模搭设等关键环节,让作业人员直观理解安全要求,每周利用无人机对施工作业面巡检,快速识别裂缝、防护缺失等隐患,PM2.5、噪声监测设备与智能喷淋系统联动,数据超标后15秒内自动启动降尘,夏季高温时联动雾炮降温,作业环境达标率始终保持100%。 风险分级动态管控,运用JSA工作安全分析法,对岗位、施工工序进行风险辨识,绘制“红橙黄蓝”四色风险分布图并动态更新,重大风险点设置电子公示牌,明确管控措施与责任人,让风险“看得见、管得住”。 创新设立安全超市,积极开展“安全隐患我查找”活动,鼓励一线工人用手机随时拍摄上报身边隐患,经核实无误后凭借上报线索在安全超市兑换相应生活物品,真正激活全员防控“神经末梢”,下好隐患排查“先手棋”,打好安全生产“主动仗”,将风险消灭在萌芽阶段,筑牢安全生产防护网。 深植“安全固件”,全频覆盖强信号 项目部致力于打造“沉浸式、常态化”的安全教育生态,通过科技赋能与管理创新,让安全理念成为全员“内置固件”。 高标准打造安全教育培训基地,引入“身临其境”的体验模式。 培训基地内设有安全撞击、综合用电、灭火演练、VR模拟等沉浸式体验项目,通过“看、听、感、做”多维教学,结合集中授课、视频案例分析、现场演示及实操训练,教育培训100余人次,有效提升了参训人员的规范操作能力与风险防范意识。 大力推进现场安全文明标准化建设,编制并严格执行图文并茂的《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指导手册》,推行班前会“七步法”(安全交底、风险告知、劳保检查、状态确认、任务安排、互保联保、安全宣誓),结合“KYT”危险预知训练,用实物图片及视频直观讲解安全风险;充分利用标准化安全宣讲平台、醒目规范的标识标牌、项目微信群等线上线下阵地,持续推送安全知识、警示案例,营造“时时讲安全、处处见安全、人人保安全”的浓厚文化氛围,安全生产理念进一步入脑入心。 启用“双机热备”,迅速切换保在线 项目部高度重视应急能力建设,构建“预案+物资+演练”的应急“双机热备”体系,确保安全信号“永不掉线”。 制定“1+21+29”应急预案体系(1项综合预案、21项专项预案、29项处置方案),针对深基坑坍塌、塔吊倾覆等重大风险编制场景化处置流程图,让每个岗位清楚“做什么、怎么做”。现场设立微型消防站和应急物资库,应急物资(灭火器、急救箱等)粘贴二维码,扫码即可查看位置、有效期,确保“用时有、用得好”。 在安全生产月期间,创新采用“双盲”演练(不预先告知时间、地点和情景)模式,模拟强降雨导致基坑局部积水险情,成功组织了“防洪度汛应急救援演练”。演练全程突出实战性,检验了预案的可操作性、通信的畅通性和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,应急响应时间较演练前缩短50%。演练后组织“复盘会”,优化流程3项,让预案“真管用、真能行”,有效提升了项目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,有力推动了安全生产从“要我安全”向“我要安全”、从“被动整改”向“主动预防”的根本性转变。 无危则安,无损则全,安全无止境,永远在路上。雄安电建智汇城47地块项目部将以更高标准、更严要求、更实作风,牢牢抓住项目安全生产“牛鼻子”,以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责任感统筹发展和安全,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筑牢守好安全生产堤坝,将安全生产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、全链条。
|
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