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
首页
> 资讯中心 > 重点报道

青瓦承岁月 新墨绘云岩

—— 云岩片区旧改项目建设纪实

发布日期: 2025- 08- 04    信息来源: 贵州公司   作者: 赵君一、陆向红   摄影作者:许雪蒙 字号:[ ]

“青瓦把光阴叠成了褶皱,石阶漫过的烟火里,藏着半座城的呼吸。每一条街巷都是时光酿的酒,愈陈愈烈,斑驳墙皮的纹路里,记录着几代人的朝朝暮暮、春夏秋冬。”这便是贵阳老城区独有的风骨。

云岩区作为贵阳城市的根脉,一砖一瓦都焐着岁月的体温。蜿蜒的巷弄缠着旧梦,错落的院落盛着家常,喧闹的市集沸着人间。它们既揣着贵阳最鲜活的生活肌理,又在时代的风里,悄悄盼着一场与舒适栖居的温柔重逢。

使命为线,绣焕云岩老城新颜

一场与使命的相遇,让电建人与这片老城的脉络紧紧相牵。

从民生路的青砖黛瓦间拂去岁月尘埃,到达兴花园的窗棂里嵌入生活新韵;从历史城垣的步道上拾起时光碎片,到文化艺术阁的飞檐下续写匠心篇章;从延安西路、北新区路的街巷间重绘烟火底色,到樱花巷的转角处编织市井新彩……

自投身贵阳市“一圈两场三改”建设浪潮以来,电建人已在贵阳市云岩区擘画12项城市旧改工程,127万平方米的改造版图上,470个单元、近万户居民的生活轨迹正被温柔重塑。

从青砖黛瓦的风貌修缮到功能空间的焕新升级,从历史遗存的保护性修复到市井街巷的肌理更新,每一项工程都像一把精准的刻刀,在守护老城风骨的同时,为岁月刻下新的年轮,让沉睡的建筑苏醒,让拥挤的空间舒展,让万千家庭在熟悉的街巷里,触摸到生活的崭新温度。

民心作尺,精裁市井烟火新篇

民生路片区的老旧小区改造,是项目部迎来的第一重考验。这片7.4万平方米的天地里,9栋居民楼牵着1202户人家的日常,墙皮的裂痕里藏着岁月的疲惫,老化的管网像喘着粗气的病患,杂乱的线路在楼宇间缠成解不开的结,连消防通道也被私搭的棚屋悄悄啃噬。

“刚来时,老人们总扒着窗台望,既盼着墙能补补、路能修修,又怕一拆一建,把住了大半辈子的‘老味道’拆没了。”项目负责人记得,那些藏在皱纹里的期待与忐忑,比墙缝里的青苔还要密。

于是,一支专业团队带着图纸与初心扎进巷弄,一场与城市沉疴的角力,就这样在青瓦之下、砖墙之间,轻轻拉开了序幕。

施工时,面对管线如乱麻、诉求似繁星的难题,项目团队捧着“最小打扰、最大成全”的初心,利用“错峰施工+绿色作业”的巧法:降噪围挡圈住喧嚣,雾炮车扬起细雾拂去尘埃,旧砖旧瓦也被请回新岗位。

让每一声电钻都轻些,再轻些,不扰了寻常日子的安宁。

项目部懂得,旧改从不是简单的砖瓦翻新,而是要把疏离的民心细细缝缀。面对居民心头的疑虑与期盼,在项目团队与社区居委会联合下,一场场“坝坝会”开在暖阳里,与街坊四邻围坐谈心。那些带着烟火气的“金点子”,都被悄悄收进改造方案里,让居民从墙根下的观望者,变成了自家门前的“设计师”。

巧思为笔,温酿巷陌情暖新章

省府路贵山社区的妇女儿童服务中心,曾是守护妇幼的温暖窗口,却因设施老化渐失光彩。2024年,项目部接过这份牵挂,循着“民生所需、品质所向”的主线,织就“路面修旧如旧、景观添花增绿、功能应需而变”的改造经纬。

如今,服务中心早已蜕成社区的“幸福会客厅”:孩子们追着光影跑,老人们倚着花架聊,便民服务窗口亮着暖光。居民李女士望着新铺的石板路笑道:“从前坑洼得攥紧孩子的手,现在满院春光,天天都是‘遛娃打卡日’。”工作人员说,这里的日均来客多了四成,连空气里都飘着轻快的调子。

老墙的换新,更藏着对时光的温柔敬意。民生路、虎门巷那些浸着乡愁的街巷,项目部用涂鸦在斑驳墙面上种出生活:老虎踩着青瓦打盹,猫咪蜷在门墩旁,豆腐香气跳过砖缝。冰冷的墙皮就这样有了心跳,成了“一街一故事、一巷一风情”的活态画卷。游客循着网红打卡地的指引而来,在砖瓦间读懂贵阳的烟火与过往。

休闲广场栽下新绿,健身器材迎着晨光,花草沿着墙角铺成诗行。这些细碎的美好,让老城慢慢舒展眉头,居民在熟悉的巷弄里,既摸到了现代生活的便捷,更揣着了“家”的温热。

原来“旧貌换新颜”,换的是舒心,留的是情意。

精工为钥,开启古今交融新境

改造建设的日子里,项目部总把技术创新当作撬开难题的钥匙,让科技的光既照亮现代生活的便捷,又温柔托住历史文脉的重量。

地下管网的迷宫里,团队俯身梳理缠绕的水电线路,像给老城疏通血脉。老化的管道换了新颜,智能化排水系统悄然入驻,那些困扰居民多年的污水横流、停水断电的烦恼,从此成了泛黄的旧日历。路面积水、坑洼难行的老问题,也被技术攻关小组的巧思化解。13项实用新型技术如藏在路面下的锦囊,《一种城市道路结构》让路基长出筋骨,《一种景观暗排水系统》让雨水悄然退场,新铺的路不仅更宽,还会“呼吸”、能“降噪”,把使用寿命拉成了长长的岁月。

面对文昌阁这座浸着时光的古建筑,青年技术骨干带着敬畏攀上飞檐。创新工法是他们的画笔:《仿古建筑木结构藻井分层安装施工工法》让藻井如莲花层层绽放,《清式仿古建设木结构安装关键技术》让斗拱榫卯重续千年之约,《木结构裂缝控制措施施工工法》为梁柱抚平岁月的皱纹。数字化建模技术像面镜子,复刻出传统榫卯的精巧,让古建筑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同时,悄悄添了份安稳。如今的文昌阁,飞檐依旧翘着古韵,雕梁仍缠着旧梦,却多了现代安防的守护、展示功能的灵动,成了传统与当下对话的温柔媒介。

科技创新是桥梁,一头连着青砖黛瓦的过往,一头接着烟火蒸腾的当下。在历史与现代的光影交错间,为城市酿出蓬勃的新生命力。

2022年5月,民生路旧改项目部正式成立;

2022年6月,项目部收到当地居民赠送的第一面锦旗;

2024年4月,民生路城市改造项目全面完工;

2024年5月,樱花巷棚户区改造项目竣工验收;

2025年1月,云岩雨水管道提标改造工程施工项目全面完工;

2025年6月,项目部收到当地居民赠送的第14面锦旗……

一项项工程的圆满收官,如同在云岩老城的发展长卷上落下清晰而有力的笔触,墙面上悬挂的14面锦旗,每一面都绣着居民的心声,这些滚烫的字句,与工程蓝图上的线条交相辉映,既标注着居住环境的蝶变升级,也镌刻着历史文脉的延续传承,更见证着电建人以技术创新回应民生期待的坚实足迹。

青瓦凝古韵,岁月赋新声。斑驳墙皮蜕下旧岁的痂,新绿正沿着砖缝,把光阴的故事重新誊写。电建人用实干回应民生期盼,用匠心续写城脉新篇,用担当续写时代华章。这场电建人与时光的对话里,云岩老城正以新颜赴岁月之约,街巷里的故事乘着时代风,在青砖黛瓦间继续生长,一笔一画皆是新篇。

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