决胜收官战丨贵州织金“上大压小”异地改建项目厂外补给水工程完工 |
|
|
|
|
近日,由水电九局承建的贵州省重大工程贵州织金“上大压小”异地改建项目(2×660MW)厂外补给水工程顺利完工,助力点燃世界首台660兆瓦超超临界“W”火焰锅炉。 贵州织金“上大压小”异地改建厂外补给水工程位于贵州省织金县珠藏镇和少普镇交界处,规划建设两台66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,是搭载世界首台660兆瓦超超临界“W”火焰锅炉的机组。水电九局承建项目取水工程,主要建设任务包括歹阳河取水泵站、红阳河管道工程,新建歹阳河取水泵站一座,设计规模2400立方米/小时,项目输水管线全长19.46公里。 面对复杂地质条件与不利天气影响,项目团队迎难而上克服诸多困难,有力保障项目建设顺利完工。其中,项目K1+391—K1+450段的建设挑战尤为艰巨。该段工程位于陡峭山崖,原始地形呈台阶状,施工点位狭窄且落差超过30米,挖掘机、自卸车等大型机械在这里无“用武之地”。项目团队经过多次现场踏勘,提出地锚固岩加镇支墩方案,在每个台阶上精准植入高强度钢筋地锚,让C30细石混凝土、锚杆、镇支墩与山岩熔铸为一体。同时,利用枯水期的河道,让吊车进入山崖下部,采取吊管并用临时支架固定安装,最后浇筑混凝土镇支墩。方案巧思化解了地形的险阻,既保障了管道长期运行安全,又显著缩短了工期。 在通水攻坚阶段,面对红阳河管道施工冲沟段(K7+300—K7+400)焊接任务施工难度大的考验,项目团队科学组织施工,合理调配资源,有效克服了施工现场地形陡峭、大型机械无法进场等不利因素,为补水工程完工奠定坚实基础。 作为贵州省第一批集“风光火储一体化”的高效清洁能源项目,贵州织金“上大压小”异地改建项目(2×660兆瓦)全部建成投运后,年发电量约60亿千瓦时,产值约20亿元。作为火电厂核心配套工程,水电九局承建的补给水工程完工后,将为世界首台660兆瓦超超临界“W”火焰锅炉的机组发电提供水源保障,有力保障电厂安全稳定运行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。 |
| 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 |




